近年來,山東加大了對環境保護的投入力度,實現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持續下降和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同時環保市場的需求也逐年擴大。山東省環保廳預計,到2020年,山東省污染治理、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恢復等與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相關的市場需求將超過5萬億元!
據介紹,到2020年,山東省污染治理、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恢復、改善生活環境等與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相關的市場需求將超過5萬億元,主要市場領域有:重點行業節能減排和低碳經濟領域,預計市場容量1萬億-1.5萬億元;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預計市場容量大于1萬億元;工農業和生活廢棄物循環利用領域,預計市場容量1.5萬億元以上;生態環境修復領域,預計市場容量1萬億元左右;環境保護監管領域,預計市場容量0.2萬億元左右;居民生活環境安全產品開發生產領域,預計市場容量0.5萬億元左右;農村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是今后一個時期山東省改善民生的重點領域,需求潛力也將非常大。
近年來,山東省采取了執行嚴于國家的地方標準、打環境監管組合拳等強有力的措施,實現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持續下降和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經環保部核定,2009年山東省COD和SO2排放量分別同比削減4.67%和6.01%,至此,山東省COD和SO2排放量“十一五”累計削減國家規定目標的107%和103%。并且,自2003年以來,山東省已連續7年在兩位數經濟增長的背景下實現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濃度年均下降19.3%和15.9%。
生態環境的逐年改善,離不開山東對環保項目的高額投資!笆濉逼陂g,山東省累計環境保護投資 1177.83億元,占同期GDP的1.77%,比“九五”期間增加了12倍,占全國環境保護投資的1/8,已經成為全國較大的環保產業需求市場。
據山東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徐剛介紹,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山東省環保產業保持著較高的發展速度,年增長率20%以上,高于山東省同期國民經濟增長的速度。目前,山東省約有2800多家企事業單位專營或兼營環保產業,從業職工總數近20萬人,山東省環保產業年工業銷售產值約600億元,初步形成了包括環境保護產品生產、資源綜合利用各領域、環境保護服務、潔凈產品生產等領域的多行業、多種經營主體并存的綜合性新興產業。
近年來,山東省以制度建設和標準建設為核心,“一個資金兩個平臺”建設為抓手,環保標準體系規劃為保障,有效促進了環保產業的發展,滿足了環保市場需求。
一是以制度建設和標準建設為核心,促進環境保護的市場化、社會化、產業化;二是實施“一個資金兩個平臺”建設,推動環保產業發展!耙粋資金”,即自2005年起,山東省財政每年列支環保產業發展推進資金3000萬,支持以企業為主體、來源于市場、與國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開展的環保技術和產品的創新性研究及應用推廣!皟蓚平臺”即環保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和環保產業市場平臺。山東利用公共資金的引導作用,融合社會資金,建設環保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山東省環保產業研發基地,并依托研發基地建設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環保產業技術創新體系。三是編制環保標準體系規劃,保障環保產業有序發展。山東頒布實施了《山東省環境保護標準體系規劃(2008-2013年)》,從山東省的環境標準現狀以及環保工作的長遠考慮,規劃2008-2013年環保標準的工作重點,對產業結構調整、工藝技術創新、污染物減排和治理起到規范和促進作用。
來源:新華網